张学良曾坦言:“一生无憾,唯一遗憾是爱上了女人。”这句话直白而又深刻,揭示了他那种对爱情的执着与不舍。在众多的感情纠葛中,张学良与宋美龄之间的爱恨交织令世人着迷,与谷瑞玉的错综复杂的爱情更是令人唏嘘,和赵四小姐的终老结合则让人感慨不已。然而股票投资如何加杠杆,真正让张学良终生无法忘怀的,却只有一个人——蒋士云。
“得不到的永远是最美的”,张学良对蒋士云的执念,正是源于一段始终未能圆满的往事。而这段心痛的往事,其实在开始时就充满了无法避免的悲剧色彩。最初,蒋士云是一个单方面的追求者,倾心于张学良,然而最终却也成为了那段求而不得爱情的牺牲品。
蒋士云出身于江苏吴县一个显赫的商人家庭,父亲蒋履福的财富在当时名声显赫,蒋士云是家中排行第四,因此被亲朋称作“蒋四小姐”。12岁时,她随父母迁至北京,接受了全西式的教育。之后,蒋履福被任命为驻法国的大使,蒋士云也随父前往巴黎,开始了在欧洲的深造生涯。
展开剩余76%1927年,张学良已经是军团总司令。在一次由顾维钧为母亲举办的寿庆堂会上,蒋履福恰好回国,带着蒋士云一起出席了宴会。蒋士云对张学良一见钟情,而张学良当时却并未留意到这位聪慧美丽的女子。直到三年后,1930年,张学良来到了上海,蒋士云借机再次与他相见,并通过朋友张群的牵线,开始了与张学良的频繁接触。两人一起参加了舞会,蒋士云对张学良的爱意愈发深厚,然而张学良对蒋士云的情感却似乎并未深入,仅仅是停留在一种暧昧的阶段。
蒋士云情深如海,她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思绪和心力都投入在这段感情上。她甚至在巴黎的夜晚辗转反侧,每一刻都在想念着张学良。对于蒋士云来说,自己早已深陷其中,然而张学良却并未对她产生同等的深情。1931年,蒋士云学成归国,带着与张学良结婚的美好憧憬,她毫不在乎张学良已有妻子于凤至,甘愿在她之下。但当蒋士云到达北平后,却得知张学良已与赵一荻有了更深的关系,并且两人已经有了孩子。
失望与痛苦充斥着蒋士云的内心。她原本可以甘愿成为张学良妻子之下的女人,却无法忍受自己仅仅成为张学良身边一个附属的存在。她深知自己不可能接受成为赵一荻之下的“情人”角色,因此,她最终选择了离开。她登上了一艘意大利邮轮,离开了那片充满痛苦的土地,回到了她熟悉的欧洲。
而张学良却未能从蒋士云的离去中释怀。他多次写信给蒋士云,渴望重新点燃曾经的情感,但蒋士云已决心让这段情感随风而去。她没有回应张学良的任何信件,选择让这段“孽缘”自行消逝。
1931年9月,在泰晤士河畔,蒋士云遇到了贝祖贻——一位当时刚刚失去妻子的中央银行总裁。两人因为早年相识而重新建立了联系,蒋士云出于同情,停留了几日,安慰贝祖贻。然而,这几天的陪伴,却让两人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感情。蒋士云再也没有回头看张学良,而是与贝祖贻走到了一起。之后,九一八事变爆发,蒋士云写信给张学良,劝他尽全力抗敌,免得留下千古骂名。然而,历史却以另一种方式写下了张学良的逃避和屈辱。
此后,蒋士云与贝祖贻结婚,张学良虽名声扫地,但他依旧送上了贺礼。1933年,张学良和妻子于凤至访问伦敦,张学良再度见到蒋士云。然而,蒋士云已不再对他心软,她直言不讳:“汉卿,我希望你有一天能为国家、为自己做出一番伟业,恢复你的名誉。”
自此,两人通过报刊保持着联系。直到1936年11月,蒋士云从报纸得知张学良参与了西安事变,护送蒋介石回到南京,蒋士云顿时感到张学良的命运或许已注定。她通过贝祖贻的关系旁听了张学良的审判,并在张学良被囚禁在浙江奉化时前去探望,这是他们几十年来唯一的一次见面。
贝祖贻辞职后,蒋士云和丈夫移居美国。直到蒋经国去世后,张学良终于被释放。1991年,张学良终于如愿再见蒋士云。此时的张学良已经年迈,昔日的爱恨情仇已渐渐淡去,但他依然清楚,蒋士云是他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人。
张学良曾说:“于凤至是最好的夫人,赵一荻是我患难时的妻子,蒋士云是我最可爱的女朋友,我最爱的人在纽约。”他与蒋士云的三个月相处,成为他生命中最为快乐的时光,而蒋士云也在回忆中感慨,那段时光成了她一生最美的记忆。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在线配资炒股平台网_在线配资炒股开户_在线配资炒股交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