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不久的便民桥。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倪晓颖摄
“这座桥修好后,出门方便多了。”4月24日,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大路村村民索明德看着重建后的便民桥说。作为全省第一个试点实施的“我家门口那座桥”项目——湟中区李家山镇大路村云谷川河4号桥近日完工,为大路村村民出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修好不久的便民桥。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倪晓颖摄
云谷川河4号桥位于湟中区大路村云谷川河上,原桥为村民自建桥,钢筋混凝土结构,去年汛期被洪水冲毁。随后,村民采用架管及木板搭建临时桥梁,给村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
展开剩余51%修好不久的便民桥。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倪晓颖摄
根据全省“我家门前那座桥”便民桥梁建设项目计划,湟源公路总段西宁公路段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重力式桥台和钢结构梁桥建设,钢结构较钢筋混凝土的轻质特性,减轻了桥梁对地基的负荷,降低了建设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
“以前过桥时格外小心,生怕发生意外。现在重新修好桥,不仅安全还能行车。”村民索明德高兴地说,政府关切村民的道路条件,实实在在解决了他们的出行难问题。
青海部分偏远乡村的便民通行小桥,多采用木材、钢丝网、钢板、木条等简易材料搭建而成,基础稳定性差、安全系数低,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农牧民出行常常面临诸多困难和安全隐患。为改变这一现状,结合全省农业区、农牧区的实际情况和现状需求,青海省交通运输厅计划2025年实施500座钢便桥建设。目前,青海省公路局所属各公路总段已全力开展试点工作,为后续大规模的桥梁建设积累经验。
来源: 青海观察客户端配资炒股配资平台知名
发布于:北京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在线配资炒股平台网_在线配资炒股开户_在线配资炒股交易观点